1,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,正确的说法是( )。
-
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
(B)心理健康水平不高,就属于精神异常
(C)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
(D)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
-
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( )
-
异常心理可以部分地改善
(B)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
(C)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
(D)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
-
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,需要经过( )。
-
健康咨询 (B)心理咨询 (C)系统治疗 (D)发展咨询
-
关于“变态心理学”研究的对象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)o
-
以负性情绪过程为对象 (B)以变态心理的治疗过程为对象
(C)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 (D)以错误的认知结构为,对象
-
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( )o
-
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(B)个体的心理差异
(C)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、发展的影响 (D)异常心理的诊断、治疗、转归和预后
-
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( )。
-
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(B)心理与行为的异常
(C)各种不良行为模式 (D)各种脑的器质性病
-
关于古代“变态心理学”的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。
-
显现出“心理是脑的功能”这一推论的雏形
(B)是东方科学发展的产物
(C)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“体液学说”无关
(D)始于公元前 800 年
-
自然科学诞生后,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( )。
-
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
(B)变态心理学比精神病学更为活跃
(C)变态心理学更为独立了
(D)更倾向于用唯心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
9.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的是( )。
(A)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 (B)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
(C)“超我”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 (D)过程主要是意识的
-
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心理的解释,下舛命题中不正确的是( )
-
意识与潜意识同重要 (B)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
(C)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(D)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
11.精神分析理论认为,在人的成长过程中,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( )。
(A)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“心理防御机制” (B)力比多的驱动
(C)顺利地渡过“性心理”发展的每个阶段 (D)潜意识的结构
-
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“力必多”的看法的是( )
-
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
(B)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(C)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(D)是人格结构的核心
13,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“心理结构”的看法的是( )。
-
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 (B)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
(C)由潜意识、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(D)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
-
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“人格结构”的表述的是( )。
-
“本我”按“快乐原则”活动 (B)“自我”按“现实原则”活动
(C)“超我”按“道德原则”活动 (D)人格结构由潜意识、前意识和意识构成
-
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,这是( )。
-
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 (B)行为主义的观点
(C)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(D)认知理论的核心
-
行为主义心理学介人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( )
-
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的心理与行为
(B)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
(C)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
(D)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
-
巴甫洛夫通过( ),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。
-
现象描述结果 (B)精神病学结果 (C)实验研究结果 (D)心理研究结果
18.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的是( )。
(A)通过动物试验 (B)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
(C)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(D)通过演绎式的方法
19.依据巴甫理论,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( )。
(A)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的感受性上
(B)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上
(C)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
(D)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上
-
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的描述的是( )。
-
是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
(B)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
(C)是脑的新陈代谢障碍
(D)是弱的、经常性的精神刺激
-
A 2。B 3.C 4。C 5.D 6.B 7.A 8.A 9.B 10.A 1 1.C 12.B 13.C 14.D 15.C 16.B 17.C 18.D 19。C 20。B